以二十大精神引领高校创新教育改革
信息工程学院 原立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全国人民指明了道路和前进的方向。
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话题,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提及创新达21次。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根基,党的二十大对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高等教育高质量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要有高度、广度和温度。创新即在原有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发展而将知识进行融合与提炼,将理论进行有效的实践,这就需要创新思维的构建与重塑、创新方法的训练与实践,需要提升感知的高度、扩大师生的参与度、传递育人的温度。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学生共参与,认真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内容,掌握二十大精神并在工作、学习中发挥作用是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关键。
应用型高校,为国家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应当以二十大报告精神为引领,办成有高度、广度和温度的学校,高校教师应当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严格要求自己,深刻理解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高校担负着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艰巨使命和任务,一定要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内容、一定要认真领悟并贯彻执行,坚持高校创新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