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之六十四
日期:2023-06-29  作者: 来源:  浏览量:58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申政悦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其中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丰富、全面、深刻有许多创新理论与观点。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切实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自觉运用“六个坚持”,指导教育教学、科研创新、文化传播、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工作实践,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一、坚持育人为本

坚持人民至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我们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高校教师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虽然不同的教师专业背景和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上课下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思想,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名真正有温度的关心、关怀学生成长的人民教师。

二、坚持自信自立

坚持自信自立,就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信教育事业目标的伟大性、思想的科学性、事业的正义性。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教师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积极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养分,不断拓展思维视野,提升教学技能本领,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思想作风,模范的行为表率,切实做好青年学子的引路人,真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贡献的时代新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用好“第二课堂”。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积极开展重回革命圣地、重走长征路、祭奠革命先烈等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三、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守正创新,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尊重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新特点和技术的新趋势,不断更新育人方式,拓展教育教学思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用新思维新方法为新时代培养新人才。同时在科学研究中要秉持科学态度,拓展研究新领域,不断产出新成果。

例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当前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用二十大精神去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中更好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课堂形式,要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学生演讲等手段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与激情。用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课上到祖国的大地上。“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们看到祖国之美,看到国家的发展,磨炼意志品质,坚定理想信念。

四、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聚焦实践过程面临的各类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高校教师来说,聚焦国家重视、社会关注、家长关心、学生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从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出发,积极主动拓展教学资源致力于开拓种类多样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并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成效。根据每门课教学内容的性质和要求,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式教学、多媒体形象性教学、社会实践性教学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完成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此外,还要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作为高校教师尤其要看到自身与国家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民族振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运用系统思维指导日常教育教学,以自身行为作表率,统筹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工作。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自己放在为学生“铸魂”、当好“领路人”的位置上,去钻研报告,领会精神。在教学中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更好地解答学生所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学生走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路,踏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之门。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明确时代青年的责任使命,为堪当大任积蓄力量。

六、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以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国之大者”,明确要求“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中国的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因此,高校教师只有深刻把握世界发展潮流人类文明进步趋势,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全球责任,切实担负起国际合作交流与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从而为切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明确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以家国情怀、宽广视野和高尚人格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做学生锤炼品德的领路人做胸怀天下的“大先生”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思政教师的光荣职责,思政教师要主动担当,责无旁贷。思政教师务必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信仰,随时听从党的召唤,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下最重要最光荣的任务。不仅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不仅向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更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内化到思想,外化行为,务必身体力行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